♣課程目的或特色
♣本期上課日期
本課程的目的將會幫協助學員去體會「自我瞭解」於自己生活中之內涵和意義,分有情意、經驗與方法等三層面
就情意層面,自我瞭解是一種對自我關懷的生活態度,當人學習瞭解自身,即是學習面對與關懷自身。藉由學理之說明和方法之學習,協助學員從經驗中體會人文關懷的精神。
就經驗層面,藉由活動之設計和親自瞭解自身的過程中,幫助學員初步理解人如何瞭解自身與對待自己之間的關係,另外,促進學員自己日常生活中言行間之內涵瞭解,從中認識自我瞭解於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就方法而言,除了介紹、說明各種自我探索之方法,另外,透過課程活動與日常生活中之方法練習、協助成員初步對自我瞭解
♣課程的介紹
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所言:「人是在世之存在」,人對自我的瞭解與他所處於他的世界息息相關,而這個世界總是有他人—自我瞭解就在每一段我們於他人關係中發酵、成形乃至定型。本課程除了從學理層次協助學員釐清「自我瞭解」概念與重要性;在情意層面,藉由人各種的處境現象去的課堂討論,瞭解到平常不過的生活世界背後實有許多尚未被看見的意義,從中能理解到人如何從隱晦無言的生活中瞭解自己。最後,本課程亦從心理學層面介紹一些探索、認識自己的方法,並從中挑選一些方法讓學員操作和體會,除了有助於學員在相關方法知能的認識,亦促進學員從中體會我瞭解於生活之中的重要性。
♣本課程授課方式與教學目標
相關自我瞭解之概念認識:藉由PPT的知識理論與課堂討論來解釋、說明相關「自我瞭解」此概念之涵義。
團體對話:肯定每一學員個人學習經驗的獨特性,鼓勵學員分享自己的經驗、針對學習課題提出自己問題。這除了促進分享學員對個人學習經驗的理解,其他成員透過他人經驗傾聽與討論,從中對自己經驗亦有更新的認識。
活動設計:藉由情境活動之設計,讓學員們在參與中去認識自己平時如何瞭解自身,事後輔於團體對話以跟進一步地去釐清其中經驗內涵。
方法實踐及反思:將現象學方法在自我探索層面的應用,並讓學員在實際操作中認識這些方法,從中自我瞭解於生活的重要性。
♣特色與適合的對象
對自我瞭解感興趣、願意分享自身經驗的21歲以上學員。
♣上課用書
影片賞析、課程講義、活動材料
參考用書
隨課堂補充
♣課程內容
第一週
自我瞭解的內涵
瞭解學員對課程期待及參加課程目的
說明與解釋課程內容及教學形式
第二週
從親子關係與互動性質來看兒童對自我的瞭解
第三週
「我」=「病」?疾病診斷標籤下的自己
第四週
從媒體中瞭解世界、從世界中探索自己
第五週
在伴侶關係的我究竟是誰?
第六週
自我瞭解:方法練習與體驗1
內容說明
第七週
自我瞭解:方法練習與體驗2
第八週
團體討論與學習回顧
♣本期上課日期
7/10
7/17 7/24 7/31 8/7 8/14 8/21 8/28
♣周忠仁教師簡介:
學歷: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學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諮商學系在學碩士生
經歷:
前彰化婦幼福利服務中心兼任實習心理師
前台北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專任實習心理師
美國批判思考中心邏輯基礎療法(LBT)認證諮商師
專長:
輔導與諮商:存在心理治療、哲學諮商、遊戲治療、自我反思與覺察
發展心理學、人本與存在心理學、存在哲學及現象學
♣開課時間 7/10週一下午14:10~17:00
♣開課地點 德貴學苑六樓614教室
♣學費:2400元 (8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