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第1學期-授課計畫書
授課教師:張雅雯老師
課程名稱:聖嚴法師思想導讀1:基礎佛學與般若思想
上課時間:自9/6起【18週】週二晚上19:00~20:40
一、
課程目的或特色: 本課程為初學者進入佛教經典之系統化導讀。以佛法概論為基礎、以佛學思想體系為架構,並以聖嚴法師《智慧一〇〇》與《現代經典》系列,作為擷取佛典智慧應用於現代生活之憑藉,從而實踐六祖惠能所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二、
課程的介紹: 本課程以聖嚴法師對佛法綱要、三十七道品,以及與中觀、般若思想相關經典之解讀為基礎,連結佛學思想體系與禪宗思想體系,陪伴學員一窺基礎佛學與般若思想之堂奧。(後可連結「聖嚴法師思想導讀2:唯識思想與如來藏思想」 三、
本課程授課方式與教學目標: 1.透過講師架構化引導與系統化介紹,了解佛學基礎知識以及般若思想體系。 2.藉由佛學思想背景脈絡介紹,以及《智慧一〇〇》、《公案一〇〇》之生活應用與故事,引導學員將法要連結於生活應用。 四、
特色與適合的對象: 1.對學佛有興趣之初學者,可透過故事與生活應用提示體驗佛陀與祖師的生命智慧。 2.對佛學已有基礎瞭解者,可進一步透過系統引導建構佛學思想體系。 五、
老師簡介: 張雅雯老師現任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法鼓文理學院兼任講師、心六倫宣講團講師。台大法律系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碩士、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碩士及博士。研究領域為明清禪宗、禪法現代應用。 |
六、課程教材: 聖嚴法師。1997。《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8。《智慧一〇〇》。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0。《公案一〇〇》。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11。《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19。《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20。《心的經典—心經新釋》。台北:法鼓文化。 另補充參考印順導師《佛法概論》、《印度佛教思想史》與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 |
七、設備需求: V白板 □電視 □錄影機 V投影機設備連結 V其他:兩支麥克風 |
法鼓文理學院
教育推廣中心 敬啟
授課進度表
週次 |
日期 |
預 定 進 度 |
一 |
9/06 |
佛法概論1 |
二 |
9/13 |
佛法概論2 |
三 |
9/20 |
《智慧一〇〇》與《法句經》 |
四 |
9/27 |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1 |
五 |
10/04 |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2 |
六 |
10/11 |
《三十七道品講記》1 |
七 |
10/18 |
《三十七道品講記》2 |
八 |
10/25 |
聖嚴法師對頓與漸的融通 |
九 |
11/01 |
般若思想概論1 |
十 |
11/08 |
般若思想概論2 |
十一 |
11/15 |
《智慧一〇〇》與《大智度論》 |
十二 |
11/22 |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1 |
十三 |
11/29 |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2 |
十四 |
12/06 |
《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1 |
十五 |
12/13 |
《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2 |
十六 |
12/20 |
《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不二 |
十七 |
12/20 |
禪宗對般若思想之應用 |
十八 |
1/03 |
總結與討論 |
備註 |
授課進度依實際上課情況做適度調整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