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博雅樂齡之道:從禪修、腦科學養成「博學雅健」生活型態
|
授課教師
|
釋惠敏
|
課程簡介
|
專家們指出個人日常生活習慣(戒),對健康影響程度達51%,超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醫療體制等3項的總和。從禪修、腦科學,我們如何養成博學雅健的生活型態(Life Style),以因應台灣之高齡社會?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的校訓是「悲智和敬」,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宗旨是要教導人「博學多聞有悲智,雅健生活樂和敬」。本課程將與學員們一起探索有關「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研究、發表、實行」、「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以及「身心調和五事:調身、息、念、受、想」的經驗,以養成「博學多聞、雅健生活」之生活型態。
|
上課教材
|
1. 釋惠敏(2018)。「從禪修、腦科學養成「博學雅健」生活型態」文選
2. 王婉卉 譯。《大腦先生的一天:從起床開始的思緒與工作,腦力如何幫助我們做好(或搞砸)每件事?》(2017。大寫) 。Marbles (2015). Your Daily Brain: 24 Hours in the
Life of Your Brain (The Brain Store with Garth Sunden, Marble Holdings, Inc.)
|
課程名稱
|
黃金歲月的生命關懷
|
授課教師
|
辜琮瑜
|
課程簡介
|
生命邁入所謂的黃金歲月,似乎也在提醒人們能大把運用的時間不多了。但如果能充實的過,時間不是問題,質量更形重要。本課程即透過各種身心靈的關懷主題和健康促進活動,讓參與者活出晚年的幸福感和安定。
|
上課教材
|
自行編製
|
課程名稱
|
養生保健(一)
|
授課教師
|
簡淑華
|
課程簡介
|
設計以禪柔正念瑜伽之伸展動作為主軸,由淺入深,設計養生保健之系列重點課程,從調身、調息入手,以自我觀照,培養覺察力、專注力,配合冥想放鬆、丹田吐吶、瑜伽體位等教學內容,以達自我保健、強化體能、內臟健康、調合身心為目的,並與生命相約在當下,使自身『融入』大宇宙之境界,展現全然生命之活力與潛能。
|
上課教材
|
講義、使用瑜伽墊
|
課程名稱
|
跨領域新視野(以下三類子課程)
—佛典中的養生觀(特色課程)
—虛擬世界的真實權利(新知課程)
—物理與生活(新知課程)
|
授課教師
|
梅靜軒、張雅雯、黃文吟
|
課程簡介
|
於跨領域主軸上,以下列三項微課程開拓展視野:
1. 介紹漢傳、藏傳佛典與戒律中的養生觀及生活化的醫學知識
2. 介紹虛擬世界中的真實案例、法律規範與權利保護,並以佛學的基礎觀念比對思考
介紹物理學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係,並與相對應的佛學觀點作對話
|
上課教材
|
講義、簡報、影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