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的或特色:
這是引發學佛法樂的經論課程,最主要是加強對初機佛法的信心,以及初次對進入佛門的信眾所開設的課程,為使諸位菩薩在下班下課之際,來上課程,又能感受到佛法的清涼與受用,這是本課程的目的與特色。
這是引發學佛法樂的經論課程,最主要是加強對初機佛法的信心,以及初次對進入佛門的信眾所開設的課程,為使諸位菩薩在下班下課之際,來上課程,又能感受到佛法的清涼與受用,這是本課程的目的與特色。
全程輕鬆詼諧,又能深入經論義理。
♠課程的介紹:
本經之中心人物維摩居士為佛陀住世時印度毘捨離城長者;昔時佛陀在毘捨離城,五百長者之子往詣佛所,請佛為之說法。維摩稱病,欲令佛遣諸比丘菩薩問其病,藉此機會與佛派來問病之文殊師利等,反覆論說佛法,因成此經。本經係基於般若空之思想,以闡揚大乘菩薩之實踐方式。全經雖以在家居士維摩為中心人物,然則透過其與文殊師利等共論佛法之方式,以宣揚大乘佛教真理。
本經之中心人物維摩居士為佛陀住世時印度毘捨離城長者;昔時佛陀在毘捨離城,五百長者之子往詣佛所,請佛為之說法。維摩稱病,欲令佛遣諸比丘菩薩問其病,藉此機會與佛派來問病之文殊師利等,反覆論說佛法,因成此經。本經係基於般若空之思想,以闡揚大乘菩薩之實踐方式。全經雖以在家居士維摩為中心人物,然則透過其與文殊師利等共論佛法之方式,以宣揚大乘佛教真理。
而《維摩詰經》的「不二法門」思想,深深影響了禪宗的「不二」思想。即所謂的「動靜不二,真妄不二,維摩明一切法皆入不二門。」《維摩詰經》中的許多典故,多變成禪宗公案。
♠本課程授課方式與教學目標:
1.
教師口頭講述 2. 播放教學DVD,由教師在旁講解
3. 課程學員心得分享
♠特色與適合的對象:
1.
大學男女在學青年 2. 規律上班族
3. 願對初機佛法產生信心與濃厚興趣者
♠ 課程內容:
第一週 祥音天籟話梵唄(一):中國佛教梵唄唱唸隨講
第二週 祥音天籟話梵唄(二):中國佛教法器認識教學
第三週 初機入門學歸敬(一):歸敬三寶的內容與深入重點
第四週 初機入門學歸敬(一):五戒學習持守與初階佛法入門
第五週 遺風懿行談僧史(一):中國佛教高僧大德簡述
第六週 遺風懿行談僧史(二):印度、西藏佛教高僧芳規德行
第七週 莊嚴肅穆論儀規(一):出入佛教殿堂規矩
第八週 莊嚴肅穆論儀規(二):各種用齋用餐禮儀與禪堂規範
第九週 寰宇大千看佛教(一):中國佛教寺院巡禮
第十週 寰宇大千看佛教(二):印度、泰國、柬埔寨、西藏佛教介紹
第十一週 實踐佛法與修行:天台止觀法門與禪宗話頭之實踐略述
第十二週 學習成果總驗收:學員心得分享的各項方式呈現
♣本期上課時間:
2015/3/12、3/19、3/26、4/2、4/9、4/16、4/23、4/30、5/7、5/14、5/21、5/28
2015/3/12、3/19、3/26、4/2、4/9、4/16、4/23、4/30、5/7、5/14、5/21、5/28
♣釋如碩法師簡介:
國立東華大學化學研究所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目前研究:戒律、天台、淨土、中觀、般若等等。曾擔任佛陀教育基金會佛學教師、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漢藏文化交流班輔導師、台北龍山寺文化廣場授課法師、國立清華大學兼任講師、國立中央大學兼任講師。曾經發表過的論文:天台二諦說之根源性探究
、洛克「觀念之形成」與唯識學之交會、天台山家與山外觀境之根源性辨析、天台七種二諦與唯識四種二諦之對比辨析、天台學於淨土法門中的特殊發揮等。
♣開課時間:2015/3/12(四) 晚上7:10-9:00(為期12週)。
♣學費:2,400元
♣開課地點:法鼓德貴學苑六樓612教室(臺北市延平南路77號--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