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的或特色:
課程內容針對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歷程做重點的概述,並探討大小乘與顯密的區別。
♣課程大綱:
(1) 佛教興起前印度思想界概況。
(2) 佛教不同於其它宗教的特色。
(3) 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佛教的發展:部派分化。
(4) 大乘佛教的源流與道次第。
(5) 初期大乘佛教思想:龍樹《中論》介紹。
(6) 中期大乘佛教思想:佛性、如來藏、阿賴耶識介紹
(7) 後期大乘佛教:密教介紹。
♣上課用書:
韓廷傑,《印度佛教史》,文津出版社。
♣授課預定進度:
第一週 佛教興起前印度思想界概況
第二週 佛教基本義理與禪修方法(一)
第三週 佛教基本義理與禪修方法(二)
第四週 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佛教的發展:佛典結集與部派分化
第五週 部派佛教思想介紹(一)
第六週 部派佛教思想介紹(二)
第七週 大乘佛教的興起
第八週 初期大乘佛教思想:龍樹《中論》介紹
第九週 中期大乘佛教思想(一):阿賴耶識介紹
第十週 中期大乘佛教思想(二):佛性、如來藏介紹
第十一週 後期大乘佛教:密教介紹
第十二週 佛教在印度滅亡的原因
♣本期上課時間:
2/22. 2/29. 3/7. 3/14. 3/21. 3/28. 4/11. 4/25. 5/2. 5/9. 5/16. 5/30.
♣陳世賢老師簡介: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致理技術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開課日期:2/22 (三) 19:10-21:00 . 為期12週 。
♣學費:2,400元。
♣開課地點:法鼓德貴學苑六樓612教室(台北市延平南路77號--捷運西門站3號出口)
課程內容針對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歷程做重點的概述,並探討大小乘與顯密的區別。
♣課程大綱:
(1) 佛教興起前印度思想界概況。
(2) 佛教不同於其它宗教的特色。
(3) 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佛教的發展:部派分化。
(4) 大乘佛教的源流與道次第。
(5) 初期大乘佛教思想:龍樹《中論》介紹。
(6) 中期大乘佛教思想:佛性、如來藏、阿賴耶識介紹
(7) 後期大乘佛教:密教介紹。
♣上課用書:
韓廷傑,《印度佛教史》,文津出版社。
♣授課預定進度:
第一週 佛教興起前印度思想界概況
第二週 佛教基本義理與禪修方法(一)
第三週 佛教基本義理與禪修方法(二)
第四週 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佛教的發展:佛典結集與部派分化
第五週 部派佛教思想介紹(一)
第六週 部派佛教思想介紹(二)
第七週 大乘佛教的興起
第八週 初期大乘佛教思想:龍樹《中論》介紹
第九週 中期大乘佛教思想(一):阿賴耶識介紹
第十週 中期大乘佛教思想(二):佛性、如來藏介紹
第十一週 後期大乘佛教:密教介紹
第十二週 佛教在印度滅亡的原因
♣本期上課時間:
2/22. 2/29. 3/7. 3/14. 3/21. 3/28. 4/11. 4/25. 5/2. 5/9. 5/16. 5/30.
♣陳世賢老師簡介: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致理技術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開課日期:2/22 (三) 19:10-21:00 . 為期12週 。
♣學費:2,400元。
♣開課地點:法鼓德貴學苑六樓612教室(台北市延平南路77號--捷運西門站3號出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