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的或特色:
本課程主要介紹佛教的禪修理論和方法以及禪修在佛陀教法中的意義。我們認為如果想對佛教教理、文化及其宗教本身有深刻及全面的認識,對佛教禪修的了解則是必要的。除了介紹佛教傳統的奢摩他(止)與毗婆奢那(觀)我們還會比較漢傳佛教主要的禪修傳統。本課程另一個目的是把佛教禪修放在宗教經驗的框架來談 – 例如我們會討論宗教經驗是一種神秘主義或者可以是一般人也能直接體驗的經驗?佛教的禪修經驗是什麼樣的宗教經驗?
♣課程大綱:
1.早期佛教經典的禪修理論和方法
2.奢摩他(止)與毗婆奢那(觀)
3.天台止觀
5.禪宗-看話、默照
6.長蘆宗賾--『坐禪儀』
7.宗教經驗理論
課程教材:
1.《清淨道論》:http://myweb.ncku.edu.tw/~lsn46/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Visuddhimagga.htm
2. Gethin, Rupert. The Foundations of Buddh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中譯本:
賴隆彥: 《佛教基本通 – 佛教的修行路徑導覽》台北:橡實文化,2009.
3. Gregory,Peter N., ed. Traditions of Medit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提供PDF掃描檔)
4. 《緇門警訓》卷1:「長蘆慈覺賾禪師坐禪儀」(CBETA, T48, no. 2023, p. 1047, b11)
5. 宗教經驗 (講義)。
◎授課進度表:
第一週 關於禪修的名相解釋與定義
第二週 經、律中禪修介紹 – 沙門果經 Sāmaññaphala sutta
第三週 經、律的禪修介紹 - poṭṭhapāda sutta 、 Sutta vibhaṅga (律藏)
第四週 奢摩他(止)的修習 – 安那般那、四無量心
第五週 隨念的修習
第六週 毗婆奢那(觀)的修習 – 四念住
第七週 天台止觀
第八週 看話禪
第九週 默照禪
第十週 長蘆宗賾 – 『坐禪儀』
第十一週 宗教經驗 – 神秘主義
第十二週 佛教禪修經驗
♣本期上課時間:
10/28. 11/4. 11/11. 11/18. 11/25. 12/2. 12/9. 12/16. 12/23. 12/30. 1/6. 1/13.
☉鄧偉仁老師簡介:
美國哈佛大學宗教學博士、法鼓佛教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研究領域與專長:巴利文文獻、梵文文法、唯識法相宗、佛教因明、宗教學理論。
☉開課時間:10/21(五) 19:10~21:00 ‧為期12週 。
☉學費:2,400元
☉開課地點:愛群教室(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24之6號7樓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