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的重點分為四個部分:
一、種姓制度的形成、所涉層面及其現況,以及佛教的種姓平等精神。
二、印度教的起源與形成。
三、佛教的內觀禪修法以及印度教的瑜珈修持法。
四、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歷程與中世紀時的滅亡。
修習本課程,學員將能對印度社會宗教文化有更多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了解佛教與印度的主流宗教 (印度教),兩者之間的共通與不共之處。此外,學員也能獲得對印度佛教發展的粗略概觀。
課程大綱:
(一) 種姓制度介紹
(二) 印度教介紹
(三) 佛教的種姓平等
(四) 佛教不共印度教的特色
(五) 瑜伽修持之介紹
(六) 印度佛教發展概觀
上課用書:自編講義。
授課進度表週預定進度:
第一週 課程內容說明。
第二週
第三週 種姓制度涉及的層面:職業、婚姻、社交、宗教權利的限制。
第四週 種姓制度的現況以及安貝卡(Ambedkar)的新佛教運動。
第五週 印度教的起源與形成:1.《梨俱吠陀》讚歌欣賞¾¾ Gayatri Mantra。2. 印度教的前身¾¾婆羅門教介紹。3. 印度教形成¾¾婆羅門教之轉化與改革。
第六週 印度教神祇介紹。
第七週 佛教僧團的建立。
第八週 佛教的特色:「無我」思想與內觀禪法。
第九週 瑜伽修持之介紹(一):勝王瑜伽、哈達瑜伽。
第十週 瑜伽修持之介紹(二):智瑜伽、業瑜伽、虔愛瑜伽。
第十一週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歷程。
第十二週 中世紀時佛教在印度滅亡的原因。
♣陳世賢老師簡介: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致理技術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開課日期:10/21 (四) 19:10-21:00 . 為期12週 。
♣學費:2,400元。
♣開課地點:愛群教室(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24之6號7樓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