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廿五章),意思是「人依土地為存在法則,土地依蒼天為法則,蒼天依大道為法則,大道依自然為法則。」-- 課堂上,已詳盡析解過此四者依存、循環的關係,列舉過人類的「食、衣、住、行」與「土地」、「天象」、「自然」、「大道」的互為影響。
「建築」屬於「住」的一環,是我們日日呼吸、存在、動作、行止,觸目所及的空間與架構。生命,於正常的狀態下,是生於建築之中,亦死於建築之中的(除非意外,或某種特殊的文化、風俗、儀式,才可能曝屍於荒郊野地)--然則,之於建築,乃至於建築與當地地理、歷史、民族、文化、藝術、自然、天候、美學……之間的關係,我們的所知,其實,非常非常的寡少。
本回的演講者 --黃承令教授,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早期曾擔任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的特別助理,目前為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以及建築系教授。由於醉心建築、地理,他曾風塵勞倦,旅行世界各地(乃至沙漠地帶)拍下一幀幀攝影作品,繪下一幅幅素描、圖稿。
如是,本次的演講,將以鮮活、生動的方式,透過影像的敍述與行旅的分享,析剖出 建築 / 人文 / 土地 / 自然 的關係,輝映出老子深厚的哲學與觀照。
它將是一美麗、獨特、而有深度的經驗!
它將是一美麗、獨特、而有深度的經驗!
即使一名普通的悅好旅行者,也將從中獲得啟蒙,從此,改變粗潦的脚步,以另一個視點,閱讀其行旅的世界、聚落、建築、土地……,體驗其中默而不宣的豐澤之美 。
*關於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授課訊息,可參考:http://ddbctw.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html
演講人:黃承令 教授
演講時間:2009年2月21日(星期六) 下午 2:00~4:00 (含討論)
演講地點:法鼓佛教學院推廣教育中心愛群教室(第一教室,容納人數40人)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24之6號7樓B (中心診所對面)
演講時間:2009年2月21日(星期六) 下午 2:00~4:00 (含討論)
演講地點:法鼓佛教學院推廣教育中心愛群教室(第一教室,容納人數40人)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24之6號7樓B (中心診所對面)
PS:免費入場,因場地座位有限,欲參加者,請儘速e-mail報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