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

《正念減壓MBSR》

 

110學年度  2學期-授課計畫書

111.2.25.~ 111.4.22.,一期10次】

授課教師:楊天立老師

課程名稱:《正念減壓MBSR

上課時間:每週五,時間:18:40 ~ 21:10(第二週與第九週約需要3小時,其餘各週約2.5小時)

一、 課程目的或特色:

「正念」(mindfulness)也翻譯為「靜觀」,是有意識地對於身心和所處的環境,時時刻刻不帶評判的覺知。「正念減壓」課程是根據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所設計,主要透過專注力與覺察力的培育,開展內在本有的資源、智慧與能力,以面對與回應生活中的種種壓力,提升情緒管理能力,並發掘生命的豐富與意義。課程特色包括:體驗式及參與式教學;各種正念覺察練習和正念伸展運動;團體分享討論;個別化指導;課後每日練習等。

二、 課程的介紹:

「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是喬‧卡巴金博士於1979年起結合東方古老的智慧與修習和西方的科學研究,在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所開創的團體課程。每週一次、每次2.5-3小時的連續九週共十次的團體課程。每次的課堂中,學員將實際練習培育專注力與覺察力的方法,並透過分享與討論深化如何運用正念面對、回應生活中的壓力、起伏與困境。課後需落實日常生活中的練習。九週中亦包含一個約7.5小時的一日密集靜默正念練習。

三、 本課程授課方式與教學目標:

授課方式:

以練習為主的體驗式及參與式學習,兼採用大團體與小組的分享、討論及講授。

教學目標:

1.更有效地面對與回應家庭、生活、工作、學習、病痛等帶來的壓力,降低壓力引發的負面影響。

2.更有效的調節情緒與注意力,減少焦慮、憂慮,提升情緒管理能力、自信與幸福感。

3.更自在、從容地面對生命中所遭遇的挑戰與困境。

4.更清晰地覺察自己與周遭環境以及人事物,如實地活在此時此刻此處,發現生命的本然與美好。

5.用嶄新的觀點面對自己與人生。

四、 特色與適合的對象:

1.身處種種壓力下的一般大眾。

2.希望改善緊張、憂鬱、焦慮、失眠、慢性疲勞等之上班族、學生、家庭照護者等。

3.對於提升專注力、情緒管理能力、抗壓性、人際溝通能力、情緒復原力、創造力等有興趣者。

4.希望學習調整生活步調、自我關愛等方法,以安定身心、平衡生活、增進幸福感者。

5.對正念運用有興趣之心理、醫護、教育、社工等專業人士。

6.希望了解當代以正念為基礎的專注力與覺察力培育的一般大眾。

五、 老師簡介:

楊天立教師簡介: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長。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碩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碩士。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CFM)正念減壓(MBSR)合格教師;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OMC)正念認知療法(MBCT-D)、正念認知生活(MBCT-L)及喧囂世界中的靜觀法(M-FP)教師;臺灣正念發展協會正念幸福課(MBWC)教師及師資培訓師暨督導師,正念飲食覺知訓練(MB-EAT)合格教師,英國正念校園計畫.b課程教師。

學習正念靜觀約40餘年,修習道家內丹以及佛教淨土、天臺、禪宗、藏傳佛教、上座部等禪修法門,亦學習早期之大乘禪功以及瑜伽、西方新時代系統、神經語言程式、催眠治療等。曾擔任中央信託局佛學社社長、大乘禪功總教授師、耕莘護專靜心社指導老師及正式課程講座,並於臺灣各地及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講授禪修與養生內功相關課程。長期帶領禪修讀書會,以實際練習為主,輔以研讀相關經典及專書。

 

六、課程教材:

1、上課用書:教師自行印發講義。

2、參考用書:教師自行印發講義及於課堂上視教學需要推薦。

*、請學員自行準備個人使用之瑜伽墊與蒲團。

四、設備需求:þ白板  □電子海報機  □教室電腦  þ其他:投影設備及連結(投影設備及連結於第一週及第九週使用)

沒有留言: